2009年至2013年就读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后专业内部分到建筑工程4班)
2013年考入燕山大学攻读研究生
2014年至2016年4月于天津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后文简称东南)实习
2016年4月创立北京盛世建合网络有限公司,现任CEO一职
2016年6月研究生毕业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及荣誉(据不完全统计):
四次里仁学院一等奖学金、三次里仁学院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燕山大学特殊事迹奖、曾获“燕山大学优秀团干”、“燕山大学三好学生”、“河北省三好学生”、“院优秀毕业生”、“省优秀毕业生”、“建工学院优秀干部”等称号。
工作期间取得的成绩:
在天津东南钢结构工作期间,他负责了南开大学新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钢结构工程、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控制中心钢结构工程、天津市武清体育中心钢结构工程等多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已获得两项专利。
告别
“没事,海龙,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毕业时校园里离别的气氛太过浓重,我们两个男生也不禁在车站,相拥互道珍重后红了眼眶。我至今都记得我在送我们宿舍的四川小伙走的时候,他跟我说他还会回来,可是一别三年,我们终是再没有见过。
青春兵荒马乱,我们潦草地离散
那天,我把宿舍里的兄弟一一送走后,又独自回到空荡荡的宿舍,一个人蜷缩在只剩一张床板和棉垫的床上,想了好多,这一年,这些年。最后脑海中兜兜转转却绕不开那四个字——我毕业了……
听学长回忆起他毕业时的那些场景历历在目,仿佛一切都还发生在昨天,而青春慌乱,他来不及与过去正式告别,就又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
读研
“海龙,你成绩这么优秀,趁热打铁,读研吧。”大学期间听取了多位老师的劝告,海龙学长有了考研的打算,但他考虑到土木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所以他更希望找到提升学历与工作实践并举的办法。在他顺利考上燕山大学研究生后,他将自己的这一想法与他的研究生导师周洪彬教授商量,并得到了教授的支持,教授也建议他提前接触社会,掌握更多的经验。就这样研一时他专注于学习理论知识,修满了研究生三年要修的学分,研二时,他从导师推荐的三所企业中选择了天津东南钢结构有限公司。
实习
在东南工作的这两年,他大多数的时间都会坐在办公室里,有工作时就专心工作,没有工作就自己看一些书,也是利用工作以外的这些时间,他参与发表了几篇论文和两项专利。他说:“我觉得我在东南这两年每天能11:30回宿舍睡觉就是正常的”他将公司的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总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他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负责了南开大学新校区活动中心钢结构工程,此后他负责的项目也越来越大,期间工程上的指导、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签字等都由他来负责。在工地负责指挥施工,这曾是他大学时的梦想,如今梦想也已实现。渐渐的,他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希望为这个行业做更多的事情。
创业
东南是一家上市公司,也算是钢结构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如果他留在东南,现在也会是一名中层领导,但是在东南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即使是在东南这样一个有高端的项目与先进技术的公司,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仍有很多技术比较落后,而这个行业的痛处却无人改善推进。在实习一年后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就这样2015年4月他与几个同事开始做网站,今年四月他们相继辞去了东南这份稳定的工作,注册了自己的公司。而同事们愿意抛下稳定的工作,跟他从头开始,也正是因为海龙学长正直的待人态度得到了大家的信任。
与人为善,诚心交往,替人着想。这是他一直坚持的做人原则,在大学时他也做过辅导班老师、导游、家电兼职总代理等工作,也曾赤裸裸的接触社会,见识过一些行业的黑暗。但他说其实这个社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险恶,社会与校园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份利益。不论别人怎么样都不会改变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与他对待别人的原则。纵使过程艰难,但当他挺过来后,他发现身后多了很多信任他的朋友,而曾经的伤疤,如今也变成了他最坚强的地方。
创业这条路并不好走,作为公司负责人的他,肩上所担负的压力更大,但他始终相信:当你确定方向并为之奔跑,全世界都将为你让路。现在他们的事业虽刚刚起步,但公司发展前景良好。对于未来,他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按照规划稳步前行,创业的路上问题总会有的,而人生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只要我们团队团结一致,一起讨论,办法总会比问题多,问题来了我们就解决问题。就这样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辈子。
关于母校
原来母校就是可以包容我们任意的折腾耍性子,拥有天马行空式理想的地方;母校就是承载了我们爱恨情仇,嬉笑怒骂的地方;母校就是我可以说她一百个不好,但是你不可以说她一个不好的地方。
在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的党员动员大会中,海龙学长用这段文字描述了他与母校间的情感。其实在采访之前,我与学长除了简单的问候,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但在简短的几句话中,海龙学长曾向我询问校庆的时间,并表示如果有时间他定会回来参加校庆,赴一场与母校间的青春之约。
十五个春秋变换,十五载风雨轮回,十五年间里仁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岁月曾磨去过她的光彩,却抹不掉曾在这里求学的无数学子的记忆,也抹不掉那年的你在食堂三楼远眺、流连于木棉花间的身影,亦忘不了当初那个在阶梯教室,抛下话筒,放声演讲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