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仁学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一)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6-10-24

——筑梦起航 印象辽西

砥砺行,学丰美,以三干精神致敬青春十三五;观遗迹,谋传承,望辽西文化凝聚历史百年路。经团中央学校部、共青团辽宁省委联合组织有关专家评选,确定我院团委申报的“筑梦起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入选2016年度“印象辽宁·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团队。731日到86日,由师生6人组成的“筑梦起航”实践团队陆续走访盘锦、锦州、葫芦岛、朝阳、阜新、抚顺六座城市,学习辽西文化,真切而直观的感受到了辽西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上篇——筹备调研

每名队员积极收集红山文化、走廊文化等旅游资源的第一手资料。采集旅游景区、历史遗迹的图像和视频资料,方便后期调研报告的组织。每人一本工作手册,做好实践记录、工作日记和感悟。与河北新闻网旅游频道等媒体密切配合,大力宣传实践活动。

各项前期准备活动就绪,731日,团队启程,围绕辽西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

中篇——实践行动

8月1日  盘锦  “印象辽宁·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行动出征仪式在这里举行,“让青春在建功十三五中闪光,让实践在共筑中国梦中绽放”,誓词让我们备受鼓舞,更坚定了我们勇往直前,不怕困苦的决心。出征仪式完成之后,我们对廊道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8月2日  锦州   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黑山阻击战纪念馆等一系列红色旅游景点组建了辽沈战役红色旅游品牌。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许多革命英烈的优秀事迹,深深地缅怀着我们的先烈,铭记着那段英雄历史!

8月3日   葫芦岛   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依山傍海,是进出东北的“西大门”,她风光秀丽,景色迤逦,她是金色葫芦,播撒千年华彩!

8月4日   朝阳   朝阳素有辽西“龙城”之称。这里是灿烂的红山文化发源地,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被誉为“东方佛都”。 赵尚志纪念馆,实践队员们学习了赵尚志同志英雄的一生,缅怀先烈,纪念英灵,英雄业绩传千古,尚志精神昭后人!

8月5日  阜新   阜新普安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中国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阜新市死难矿工公祭,大家站在纪念碑脚下,肃穆而沉默的整顿队列,双手持菊,九十度鞠躬,悼念逝者。

 8月6日 抚顺  “雷锋”是奉献的代名词,抚顺市雷锋同志学习生活并最后牺牲的地方。“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雷锋同志一生都在践行的革命信条,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优秀品质。乐于奉献,是永不过时的精神品格。在实践的最后一站,奉献精神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精神品质。

后篇——感悟感受

为期7天的实践,101支团队,六座城市,二十二个景区,十几万路程,“筑梦起航”团队成员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感受颇深,15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张晓帆同学回忆到:“不论是和队友还是其他团队成员,我们一路风雨兼程,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专业领域的知识,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大二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很荣幸学院能够给他们这次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机会”。“乐游辽宁,不虚此行”,调研过程“筑梦起航”团队在指导老师刘文静的帮助下针对辽西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了旅游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整合营销。他们的实践活动得到了院团委的高度肯定,并荣获“践行爱心服务 发现美丽中国”2016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评选活动的优秀奖。

7天的辽西之行虽已结束,但对于里仁学子来说它并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研究方面,更是一次践行“两学一做”的难得机会。为辽宁产业转型建言献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一己之力,“筑梦起航”还在路上,我们的梦想不会停止,期待下一次宝贵的机会!

© Copyright 2018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